据商务部3日消息,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生效。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2日发布通知,宣布文莱、柬埔寨、老挝、新加坡、泰国、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、日本、新西兰、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,达到协定生效门槛。
RCEP谈判始于2012年。期间经过3次领导人会议、19次部长级会议,28轮正式谈判,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,现有15个成员国,其总人口、经济体量、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%,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。
对此,澳大利亚《悉尼先驱晨报》就表示,澳方对于RCEP抱有很高的期待,将其视为一条改善中澳关系的“生命线”。英国《卫报》也认为,该协议的生效,有助于澳方“重新设定”与中国的经济关系。
协定生效对于我国进一步推动区域内自由贸易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,以及促进高水平开放,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是破解了美国的战略图谋。RCEP的签署速度大大超出了预期,这对中国而言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事件。RCEP签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破解了美国以贸易战为先导、以冷战为终局的战略同盟。中美博弈的关键不在于两个国家本身,而美国很多的盟国处于亚太地区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RCEP的签署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利益攸关的贸易协定,构建了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,这有助于为我国营造较为稳定与和平的周边环境,对破解美国的图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,反映了我国在中美博弈背景下的重要战略思路,具有重大战略意义。
二是实现了中日韩自贸协定的突破。中日韩自贸协定的实现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谈判过程,其中涉及到很多利益问题。在RCEP框架下,日本的参与基本上解决了中日韩之前没有达成一致的主体内容,这对中日关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。中日分别作为世界第二大、第三大经济体,经济总量之和不次于美国,双方之间能达成这个贸易协定意义重大。
三是提高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。我国是一个大国,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与其他经济体相互开放的问题尤为重要。RCEP成员国的人口、经济总量以及区域内贸易占全球贸易量的比重基本在30%左右,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贸区,RCEP协定的建立为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区域,包括欧盟、美国北美等一些重要区域的谈判提供了重要参考,大大提高了我国总体开放水平,塑造了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。